火爆畜牧招商网
当前位置: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公猪养殖技术 >> 我们一起寻找不利生猪免疫的因素

我们一起寻找不利生猪免疫的因素

编辑:晓敏 发布时间:2012-05-11 阅读数:197 专题:公猪养殖技术

    养殖户给猪进行免疫,会有些因素影响效果,那么这些因素都是那些呢?
  生猪传染病一直是困扰养猪业发展的棘手问题,为了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我国在预防控制疫病方面制定出整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性措施,并在防疫实践中取得了成效。一直以来免疫注射是生猪防疫为可靠和有效的手段,而猪瘟和猪口蹄疫的免疫注射更是预防这两大重要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国家非常重视这两种疫病的防疫并实行强制免疫,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猪场和农户虽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但免疫抗体水平仍不,从近几年长沙市畜禽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长沙地区各县(市)区猪场和农户饲养的生猪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看,免疫合格率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探讨其免疫效果欠佳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以确保生猪防疫措施落到实处。 
  1 影响因素1.1 免疫抑制性因素生猪免疫后群体抗体水平始终上不来,人们多归咎于疫苗质量和免疫程序等,很少考虑机体免疫抑制,尤其是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影响机体免疫状态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  

  1.1.1 免疫抑制性疾病由病毒、、支原体等生物致病因子引起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V)、猪园环病毒病(PCV- 2)、猪细小病毒病(PPV)、猪流感(SIV)和猪传染性胸膜(APP)、猪地方性(EP)等, 这些生物致病因子在单核细胞与巨嗜细胞内复制, 明显抑制淋巴细胞的增生和破坏巨嗜细胞的吞嗜功能, 从而干扰和破坏机体的正常免疫机制; 或者通过改变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使机体能力减弱。 
  1.1.2 霉菌毒素或某些农药污染的饲料黄曲霉素、单端孢霉素类的烯T- 2 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 或某些农药都可使猪产生免疫抑制,这种作用只要在可引起典型显微病变或者慢性病变浓度时便可发生,危险的是此时猪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1.1.3 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许多重金属(铅、镉、汞、砷)均可抑制免疫应答而某些化学物质(卤化苯、卤素、农药)也可引起动物免疫系统的组织部分甚至全部萎缩以及活性细胞的破坏, 进而引起免疫失败。 
  1.1.4 使用不当许多(如痢特灵、氯霉素、卡那霉素等)对B 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能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有的养殖场为防治疫病而在免疫接种期间使用具免疫抑制作用的或性饲料添加剂, 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细胞的减少, 以至影响免疫效果。 
  1.2 免疫因素1.2.1 免疫程序不合理生猪的免疫需按照规定程序和结合本场户的实际与所使用的疫苗特性制定程序。特别是许多疫苗需加强免疫, 以达到强化应答, 巩固免疫效果的作用, 而一些饲养户认为疫苗接种一次就万事大吉, 结果造成免疫效果不理想。 
  1.2.2 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既对初生动物有保护作用, 也会影响初生动物的免疫效果, 是干扰疫苗免疫常见的因素。当母源抗体滴度高时, 实施免疫接种, 接种的疫苗就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而影响后天免疫应答的产生, 导致初生动物的免疫失败。 
  1.2.3 疫苗的相互影响在一定时限内接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干扰的疫苗会影响免疫应答, 致使免疫失败。如猪瘟和蓝耳病疫苗的接种, 必须间隔14 天以上, 否则蓝耳病疫苗会使猪瘟的免疫效果不理想, 甚至免疫失败。 
  1.2.4 疫苗问题疫苗质量不合格, 过期失效; 疫苗瓶盖松动, 真空状态破坏; 疫苗因运输、保存不当或取出时间太长都影响疫苗效价, 甚至引起免疫失败。 
  1.2.5 疫苗接种途径不当未按规定途径接种疫苗, 而是想当然, 图方便, 如应肌注的注射到脂肪层内或随意改为口服, 使接种的疫苗起不到应用的免疫效果, 甚至根本没有作用。 
  1.3 饲养管理因素 1.3.1 制度不健全卫生状态差, 不彻底, 栏舍及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 生猪不断感染发病, 此时接种疫苗当然影响免疫效果, 导致免疫失败。 1.3.2 饲养水平低下饲养水平的高低是维持生猪免疫能力的基础。某些维生素(如复合VB、VC 等)和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硒等)是器官发育、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体表达、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 营养水平低下或各成分搭配不当, 必然引起猪群免疫功能减退。 1.3.3 不良应激接种疫苗前后, 动物受到强烈刺激或过冷、过热、拥挤、断奶、混群、运输等应激状态下, 生猪体内会产生应激蛋白等异常代谢产物, 同时某些(如类固醇)水平也会大幅提高, 它们影响淋巴细胞活性, 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